2025-08-18 09:48:01 13次浏览
价 格:面议
刻制印章:审核通过后,刻章单位会根据规定的样式、尺寸和材质进行法人章刻制,刻制过程中会采用符合规定的工艺,以保证印章质量和性。
严格使用审批,留存使用痕迹
建立用印审批制度:任何使用合同章的行为,必须经过规范的审批流程。例如:
由业务部门提交《用印申请单》,注明合同名称、签约方、用印页数、用印原因等信息;
经部门负责人审核、法务部门(或合规部门)对合同内容合规性审核后,报企业负责人(或授权人)审批;
审批通过后,保管人方可盖章,严禁 “先盖章后审批” 或 “无审批盖章”。
全程记录留痕:
用印时,保管人需核对合同内容与审批单信息是否一致,确认无误后在指定位置盖章;
建立《合同章使用登记台账》,详细记录每次用印的日期、合同名称、签约方、用印数量、审批人、经办人、保管人等信息,必要时留存合同复印件或扫描件存档;
盖章过程可通过监控录像记录(如在保管地点安装摄像头),便于后续追溯。
强化风险防控,防范滥用与伪造
定期核查与盘点:
每月或每季度对合同章进行盘点,确保实物与登记记录一致,核对使用台账与实际合同是否匹配,发现异常及时排查;
若发现合同章遗失、被盗,需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发布声明(如登报或通过企业官网公告),声明该印章失效,避免他人冒用。
技术防伪措施:
选择正规刻章机构,使用带有防伪编码、防伪图案(如隐形纹、微缩文字)或芯片的合同章,提高伪造难度;
部分地区支持印章备案查询,可在公安机关官网或政务平台查询印章的备案信息,验证真伪。
禁止 “空白用印”:严禁在空白合同、空白纸张上加盖合同章,避免被他人擅自填写内容后引发法律纠纷。
明确责任与追责,加强人员管理
签订保管责任书:保管人与企业签订《印章保管责任书》,明确保管不当、违规用印的责任(如赔偿损失、纪律处分等),增强保管人的责任意识。
定期培训与监督:对保管人、审批人、经办人进行法律知识培训,明确合同章使用的法律风险(如擅自用印可能导致企业承担合同义务);同时,由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或法务部门定期检查合同章管理流程的执行情况,发现漏洞及时整改。